4月22日消息,據媒體報道,Intel已加入臺積電2nm制程的首批客戶行列,計劃用于生產下一代PC處理器,目前相關準備工作正在臺積電新竹廠區緊鑼密鼓地進行,以確保后續良率的調整。臺積電計劃在下半年量產2nm制程,近期相關客戶陸續浮出水面,此前,AMD已宣布下單臺積電2nm制程。報道稱,Intel和臺積電目前在2nm制程上僅合作一款產品,可能是Intel明年要推出的PC處理器Nova Lake中的運算芯片。對于Intel加入的消息,臺積電表示不評論市場傳聞,也不評論特定客戶業務,Intel方面也未對相關消息
關鍵字:
Intel 2nm 臺積電
4 月 17 日消息,熱衷收集各種蘋果原型機的收藏家兼曝料者 Kosutami 透露,蘋果公司正在研發一款全新的“Vision Air”頭顯設備,采用更薄、更輕的設計,并將推出“Midnight”藍色外觀。消息稱
Vision Air 頭顯電池外殼及部分內部結構替換為鈦金屬,以實現更輕的機身,但設備外部仍主要采用鋁制材料。蘋果為區分現有 Vision
Pro 的銀色外觀,新增了“Midnight”藍色涂層。這一設計調整不僅提升了視覺吸引力,也可能暗示蘋果調整頭顯產品線定位。消息源還分享了 Visi
關鍵字:
蘋果 Vision Air 頭顯 鈦金屬
超強性能,精巧尺寸,適應各種空間限制重點摘要:●? ?三合一超強架構:搭載Intel??Core??Ultra處理器,最高14核CPU+8核Xe GPU+集成NPU,AI算力與能效雙優●? ?軍工級緊湊設計:95mm×70mm迷你尺寸,板載64GB LPDDR5x內存(7467MT/s),支持-40°C至85°C寬溫運行(特定型號)●? ?豐富工業級接口:集成16通道PCIe、2個SATA、2個2.5GbE網口及DDI/USB
關鍵字:
凌華智能 Intel Core Ultra COM-HPC Mini
4 月 2 日消息,科技媒體 patentlyapple 昨日(4 月 1 日)發布博文,報道稱美國專利商標局授予蘋果一項新專利,描述了未來的辦公場景,用戶蘋果智能眼鏡或 Vision Pro 設備,以隱私模式在 MacBook、iPad 或 iPhone 上工作。蘋果最新獲批的專利揭示了一項突破性隱私技術。當用戶佩戴智能眼鏡或 Vision Pro 頭顯時,可激活 MacBook、iPad 或 iPhone 的隱私模式。系統會讓設備屏幕對外顯示空白,所有內容僅通過 AR 設備呈現。專利圖 4 以 Mac
關鍵字:
蘋果 Vision Pro 頭顯 防窺屏神器
4月1日消息,北京時間4月1日凌晨,Intel新任CEO陳立武首次公開亮相,在2025年度Vision大會上,向來自技術產業界的廣大與會者發表演講,闡述了重振Intel技術和制造領先地位的全面思路。陳立武在演講中強調,憑借豐富的領導經驗和深厚的行業經驗,Intel將秉持以客戶為中心的戰略核心,利用新興技術的進步,充分把握未來在軟件、硬件和代工工程領域的巨大機遇。陳立武明確表示:“作為CEO,我最重視的就是與客戶交流。在我的領導下,Intel將成為一家以工程師文化為核心的公司。我們會用心傾聽客戶心聲,以客戶
關鍵字:
英特爾 陳立武 Intel VISION
Pat Gelsinger 于 2021 年成為英特爾首席執行官,旨在扭轉公司局面,并在幾年內重新獲得工藝技術和產品領導地位。他在 2024 年底工作完成之前就被趕下臺了,但他仍然強烈支持公司的使命,因此他希望看到新任首席執行官 Lip-Bu Tan 完成他開始的工作,他在接受 CNBC 采訪時說。“我曾致力于并希望完成關于英特爾振興的故事,并與董事會、公司一起,現在在 Lip-Bu 的領導下,你們真的在為他們完成振興而歡呼,因為英特爾在半導體行業中發揮的作用至關重
關鍵字:
Pat Gelsinger 陳立武 Intel
2025 年 3 月 23 日,全球半導體巨頭 Intel 宣布,新任首席執行官陳立武(Patrick Gelsinger)將于 3 月 31 日北京時間 18:00-18:45,在圣克拉拉總部舉行的年度 VISION 大會發表主題演講。這將是這位行業資深領袖自 2025 年 2 月正式履新以來,首次面向全球行業伙伴、投資者及媒體的公開戰略闡述。作為 Intel 年度戰略溝通平臺,VISION 大會(3 月 31 日 - 4 月 1 日)的議程調整備受矚目。值得關注的是,在年初發布的會議預告中,主講人原為
關鍵字:
英特爾 陳立武 Intel VISION
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,蘋果公司正在對高管層進行罕見調整,希望能推動該公司人工智能業務及Siri開發重回正軌。彭博新聞報道,蘋果首席執行官庫克(Tim
Cook)已對AI負責人John Giannandrea的產品開發執行能力失去信心,因此他調派了另一位頂級高管,Vision
Pro的負責人Mike Rockwell來協助工作。據知情人士向媒體透露,在新角色中,Rockwell將負責Siri虛擬助手。洛克韋爾將向軟件主管Craig
Federighi匯報工作,這意味著Siri將完全脫離Gia
關鍵字:
蘋果 AI Vision Pro Siri
智能電源和智能感知技術的領先企業安森美(onsemi) 將攜新款圖像感知技術及方案亮相于3月26 - 28日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的中國(上海)機器視覺展暨機器視覺技術及工業應用研討會 (Vision China 2025),展位號為W4-No.4317。人工智能的快速迭代也加速了工業自動化進程,面對復雜生產場景中的諸多核心需求,智能圖像感知技術正以多路徑驅動智能制造落地:感知系統將數據采集與智能分析深度結合,三維感知技術讓設備實時"理解"周圍環境并自主協作,面向高速生產場景的視覺解
關鍵字:
安森美 智能圖像感知 Vision China 機器視覺
Intel新CEO陳立武上任之際,Intel工廠傳出了捷報,位于亞利桑那州的新晶圓廠的Intel 18A工藝開始初始批量生成,新工藝的量產計劃有望提早實現。Intel工程經理Pankaj
Marria在LinkedIn的帖子中以“雄鷹已著陸”為喻,強調這一節點開發是先進制程研發的重要里程碑。從中我們了解到Intel
18A節點已開始批量生產首批晶圓,供客戶進行測試與評估。這標志著英特爾18A節點的工藝設計套件(PDK)正式進入1.0版本,客戶已開始利用該套件進行定制芯片的測試。Intel
18
關鍵字:
Intel 18A 晶圓
2月25日消息,為了配合新發布的至強6000P系列處理器,Intel同步推出了兩款高性能的以太網卡,分別是E830、E610。Intel E830以太網卡面向虛擬化企業、云、電信、邊緣環境中嚴苛的工作負載,可以在PCIe 5.0總線上實現高達200GbE(20萬兆)的速率,帶寬兩倍于上代。針對不同企業對性能、成本的不同需求,Intel E830提供多種端口配置,包括單個200GbE、兩個100/50/25/10GbE、八個25/10GbE等等,首發的是兩個25GbE。新網卡支持精確時間測量(PTM)、15
關鍵字:
Intel 以太網卡 量子加密 云 電信
在CES 2025上的處理器大廠英特爾演講中,英特爾臨時聯合執行長Michelle Johnston宣布,首款Intel 18A節點制程芯片,也就是英特爾Panther Lake處理器將于2025年下半年發表。演講中,Johnston還展示了 Panther Lake 芯片的樣品,并表示芯片已經在測試中,她對 intel 18A 節點制程的成果非常滿意。Johnston宣布Intel 18A節點制程將于2025年晚些時候發表。 她強調,英特爾會在2025年及以后繼續增強AI PC產品組合,向客戶提供領先的
關鍵字:
英特爾 Intel 18A
Vision Pro是蘋果押注虛擬現實(VR)和增強現實(AR)技術的一場豪賭,但這款頭戴式設備自上市以來反響平平。科技媒體MacRumors認為受市場需求疲軟和高昂定價的影響,Vision Pro的產量自初夏起開始下滑,蘋果或已停止生產第一代Vision Pro頭顯。2024年10月,The Information就曾報道稱蘋果突然削減了Vision Pro的產量,可能計劃在2024年底之前完全停止生產目前版本的Vision Pro。而多方供應鏈渠道也有消息稱,蘋果組裝廠商立訊精密被告知在11月停止生產
關鍵字:
Vision Pro 頭顯 MR 蘋果
12 月 9 日消息,彭博社記者馬克?古爾曼在其最新一期 "Power On" 時事通訊中提到,目前蘋果Vision Pro的用戶對該產品的使用并沒有之前預期的那么多,“自從Vision Pro于今年2月上市以來,我聽說公司已經售出了不到50萬臺”。古爾曼稱,內部數據顯示,大量Vision Pro購買者(未退貨者)對該產品的使用并沒有蘋果公司預期的那么多,阻礙消費者購買的不僅僅是昂貴的價格,實際上頭顯也缺乏“殺手級應用”,作為比較,該頭顯國行定價為29999元。盡管銷量不佳,蘋果公司首
關鍵字:
蘋果 Vision Pro
intel vision介紹
您好,目前還沒有人創建詞條intel vision!
歡迎您創建該詞條,闡述對intel vision的理解,并與今后在此搜索intel vision的朋友們分享。
創建詞條
關于我們 -
廣告服務 -
企業會員服務 -
網站地圖 -
聯系我們 -
征稿 -
友情鏈接 -
手機EEPW
Copyright ?2000-2015 ELECTRONIC ENGINEERING & PRODUCT WORLD. All rights reserved.
《電子產品世界》雜志社 版權所有 北京東曉國際技術信息咨詢有限公司
京ICP備12027778號-2 北京市公安局備案:1101082052 京公網安備11010802012473